目前分類:隨筆文字 (18)
- Mar 01 Mon 2010 15:19
【隨筆】閒談懸梁刺股
- Feb 12 Fri 2010 22:40
【哈啦】談腿毛長性慾強
- Jul 27 Mon 2009 23:12
【生活】又見《我身騎白馬(抒情版)》
- Jul 20 Mon 2009 20:32
【雜記】讀書摘記之一
- Jun 13 Sat 2009 22:39
【生活】書寫訓練:親身體驗與自己的房間
研究所畢業後,有幾次回母校幫忙指導教授舉辦學者專題演講會。
有場演講談散文研究與書寫,演講學人提到當下中文系學生的寫作訓練方式。Q&A問答時刻,我提問:「因網路發達,現在學子真能做到『秀才不出門,能知天下事』,不需出門體驗社會人情,宅男、宅女亦可藉由網路聯繫感情與社會接觸,並用網路平台書寫自我,形成網路文學風潮,此種書寫訓練方式,有何利弊?」
有場演講談散文研究與書寫,演講學人提到當下中文系學生的寫作訓練方式。Q&A問答時刻,我提問:「因網路發達,現在學子真能做到『秀才不出門,能知天下事』,不需出門體驗社會人情,宅男、宅女亦可藉由網路聯繫感情與社會接觸,並用網路平台書寫自我,形成網路文學風潮,此種書寫訓練方式,有何利弊?」
- Jun 13 Sat 2009 05:44
【隨筆】小談時間VS空間及觀粵蠻留言有感
最近嘗試寫些東西,但大多偏向負面思考,沒啥積極意義。
剛購得一本研究空間的專著,裡面提到:「在文學研究的傳統裡,時間的重要性一向是凌駕於空間之上,歷史的價值被認為遠遠超過地理區域。」(劉苑如:《文學地理: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》)
- Apr 29 Wed 2009 23:57
【零拾】丐詞(begging the question)
今天看論文發現一個名詞「丐詞」(begging the question)。
上GOOGLE檢索,發現李敖在一篇政論文章中解釋丐詞之義為:「將結論放在問題中詢問對方。」(公投”丐詞魔術騙你不商量(節錄))
上GOOGLE檢索,發現李敖在一篇政論文章中解釋丐詞之義為:「將結論放在問題中詢問對方。」(公投”丐詞魔術騙你不商量(節錄))
「英文裏面,大家記住這個字,叫做beg the question 問題。問題像乞丐一樣的丐求,要求提出這個問題。另外一個表達方法叫做question,就是問題。
- Mar 11 Wed 2009 01:27
【生活】臺中出差
今天去臺中出差辦活動,身懷鉅款,本來有點小擔心,但同事CTE幫忙打點經費核銷的事情,減輕許多壓力。
同事CTE做這工作已經三年,見過大場面經過大風浪,這個小活動幸虧有她幫忙,才能順利而有效率的進行。
同事CTE做這工作已經三年,見過大場面經過大風浪,這個小活動幸虧有她幫忙,才能順利而有效率的進行。
- Mar 10 Tue 2009 10:47
【生活】生財工具
我目前擔任某私立院校的國科會研究助理,工作日漸忙碌,除了撰寫活動計畫書,架設網站之外,還需填寫報帳公文與核銷資料,開始羨慕唐人劉禹錫〈陋室銘〉「無案牘之勞形」,同時也深深思考自己的人生價值何在。
因為工作關係,需與國家教育機構的老師、主任與教授聯繫,不知是官大學問大,還是我人微言輕,很多事情都只能唯命是從拳拳服膺。
因為工作關係,需與國家教育機構的老師、主任與教授聯繫,不知是官大學問大,還是我人微言輕,很多事情都只能唯命是從拳拳服膺。
- Nov 01 Sat 2008 06:58
【隨筆】從7-11陳列的「海邊的卡夫卡」談便利商店文化
最近習慣在半夜12點過後,到住家附近的7-11(邪門亦擂門)看書。說是附近,也還需要約5~10分鐘左右的機車車程。
在那兒!夜晚的省道旁,新開了一間7-11,店家前可供停車的前庭蠻寬廣地,大致地形圖如下:
在那兒!夜晚的省道旁,新開了一間7-11,店家前可供停車的前庭蠻寬廣地,大致地形圖如下:
- Nov 01 Sat 2008 06:55
【隨筆】先秦詩經至左傳-鬼神觀的演變
這是我讀二專時代的國文期中考題,因為記憶猶存,故整理為文,聊備鬼神之說一觀。
感謝: 二專時代的國文老師 「林童照教授」,教導了許多正確讀文學的方法與培養整理報告的技巧。
下列之文出自 左傳:
[題解]:
僖公五年(西元前六五五年),記晉國向虞國借路,攻打虢國的經過;當時晉國是大國,虞、虢都是小國,有如唇齒相依。虞國賢大夫宮之奇體認到事態嚴重,極諫借路之舉,終究不成而罷。
- Oct 19 Sun 2008 20:38
【隨筆】淺談建安文人之三曹七子,並述建安風骨、正始之音
雜敘:
原文發在遊戲基地三國板,所以就...
嗯~就當個紀念吧!
原文發在遊戲基地三國板,所以就...
嗯~就當個紀念吧!
- Aug 01 Fri 2008 19:38
【隨筆】軒轅詞&憶鄉
- Aug 01 Fri 2008 17:57
【隨筆】湛藍深海近似無聲—「海潮之聲」